今天打开网站,一个电影资源的论坛里面发现这样一个帖子。关于人贩子一律适用死刑的新闻,据说这条新闻是最近在朋友圈,转发得非常火的一条消息。
但是我并没有关注。因为我已经卸掉微信朋友圈功能。除非我单独点进去某个微信朋友的状态外,是看不到,微信朋友在朋友圈发的信息。
结果在电脑端的互联网,相关网页上,这一讨论已经非常沸腾。于是我查阅了相关的消息新闻。发现这一情况首先是在微信朋友圈引爆的。直接动因应该是中央电视台,第六记录频道,守护成长和未来的纪录片中,讲丢失孩子的故事。然后有人利用这一触动人敏感神经的故事做了一个是否支持对拐卖儿童的犯罪分子直接适用死刑的信息发布在朋友圈。结果是引起了在朋友圈铺天盖地的转发与支持。
由于媒体对热点新闻的追逐,犹如苍蝇对粪便的追逐。于是各大互联网媒体平台:人民网腾讯网新浪网凤凰网等等纷纷做了频繁的报道。以至于已经惊动一些专家及官方媒体出来正视听了。我粗略的浏览了几篇报道,发现除了对热点事实的披露之外。理性的声音逐渐占了多数。
脆弱的孩子被人当做物品买卖,这一话题,永远是最令人情感波动的话题。纪录频道播放的催人泪下的拐卖故事,就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拿来作为营销的手段,以达到获益的目的。该信息的下面有一个感谢链接,直接连接到某网站。虽然该网站事后声明系员工个人行为,公司未详细审查,从而道歉等等。但仍然不能掩盖以此作为营销的明显意图。
在微信朋友圈。一些有真正价值的文章反而不能得到大范围的传播,因为有价值的文章需要人静心静气的咀嚼其中之味道,而在信息泛滥充满各种诱惑的通讯终端上,完全不适宜阅读有品质的文章。因而这种直接触碰人的敏感神经,以夸张的标题,较极端言辞的信息则容易在朋友圈内迅速传播,从而轻而易举的获得上万上百万的浏览量。有一点互联网工作经验的人都知道,只要有浏览量就意味着有钱赚。结合现在人们习惯於的信息获得方式,以及阅读信息的注意力,判断力双双下降。那么这种热点的,直接击打人情感的事件,就是最容易获得流量的信息。
对于这一次沸腾在朋友圈,拐卖儿童一律死刑的信息。并不是大多数人,没有理性的判断能力,而是在这种娱乐至死的时代。理性的判断,费脑力又费时间。感情受到刺激,不平之气压抑在胸中,就容易喷发出来。因此各种宣泄漫布在媒体交际社区。而理性的声音却不常见。
今天我并不讨论拐卖儿童是否一律适用死刑的问题,但是针对于这个问题我只是一句话:一切极端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做法。死刑并不是越多越好,必须要结合案情情节综合判断以定。现在社会的法治在刑事责任这一块,翻开中国刑法没有一条罪名,是不论轻重,针对犯罪分子直接适用死刑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极刑之下,必有亡徒。
没有法律专业知识的人员对于这种恶劣的犯罪行为,表达一种极端的不满情绪,这是情有可原的。虽然引发了海量的不理智的情绪,但是好处在于,激发了人们的讨论。经过这一波讨论,相信有很多人对于拐卖妇女儿童罪这个罪名有更深入的了解,今后在遇到类似的情形,也会做出更恰当的反应。也许这就是朋友圈能够达到的最好的一个效果。
但是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仍然会屏蔽朋友圈功能。我逐渐发现在朋友圈的信息中,基本上不可能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而且会减损个人的智识。
但是我并没有关注。因为我已经卸掉微信朋友圈功能。除非我单独点进去某个微信朋友的状态外,是看不到,微信朋友在朋友圈发的信息。
结果在电脑端的互联网,相关网页上,这一讨论已经非常沸腾。于是我查阅了相关的消息新闻。发现这一情况首先是在微信朋友圈引爆的。直接动因应该是中央电视台,第六记录频道,守护成长和未来的纪录片中,讲丢失孩子的故事。然后有人利用这一触动人敏感神经的故事做了一个是否支持对拐卖儿童的犯罪分子直接适用死刑的信息发布在朋友圈。结果是引起了在朋友圈铺天盖地的转发与支持。
由于媒体对热点新闻的追逐,犹如苍蝇对粪便的追逐。于是各大互联网媒体平台:人民网腾讯网新浪网凤凰网等等纷纷做了频繁的报道。以至于已经惊动一些专家及官方媒体出来正视听了。我粗略的浏览了几篇报道,发现除了对热点事实的披露之外。理性的声音逐渐占了多数。
脆弱的孩子被人当做物品买卖,这一话题,永远是最令人情感波动的话题。纪录频道播放的催人泪下的拐卖故事,就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拿来作为营销的手段,以达到获益的目的。该信息的下面有一个感谢链接,直接连接到某网站。虽然该网站事后声明系员工个人行为,公司未详细审查,从而道歉等等。但仍然不能掩盖以此作为营销的明显意图。
在微信朋友圈。一些有真正价值的文章反而不能得到大范围的传播,因为有价值的文章需要人静心静气的咀嚼其中之味道,而在信息泛滥充满各种诱惑的通讯终端上,完全不适宜阅读有品质的文章。因而这种直接触碰人的敏感神经,以夸张的标题,较极端言辞的信息则容易在朋友圈内迅速传播,从而轻而易举的获得上万上百万的浏览量。有一点互联网工作经验的人都知道,只要有浏览量就意味着有钱赚。结合现在人们习惯於的信息获得方式,以及阅读信息的注意力,判断力双双下降。那么这种热点的,直接击打人情感的事件,就是最容易获得流量的信息。
对于这一次沸腾在朋友圈,拐卖儿童一律死刑的信息。并不是大多数人,没有理性的判断能力,而是在这种娱乐至死的时代。理性的判断,费脑力又费时间。感情受到刺激,不平之气压抑在胸中,就容易喷发出来。因此各种宣泄漫布在媒体交际社区。而理性的声音却不常见。
今天我并不讨论拐卖儿童是否一律适用死刑的问题,但是针对于这个问题我只是一句话:一切极端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做法。死刑并不是越多越好,必须要结合案情情节综合判断以定。现在社会的法治在刑事责任这一块,翻开中国刑法没有一条罪名,是不论轻重,针对犯罪分子直接适用死刑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极刑之下,必有亡徒。
没有法律专业知识的人员对于这种恶劣的犯罪行为,表达一种极端的不满情绪,这是情有可原的。虽然引发了海量的不理智的情绪,但是好处在于,激发了人们的讨论。经过这一波讨论,相信有很多人对于拐卖妇女儿童罪这个罪名有更深入的了解,今后在遇到类似的情形,也会做出更恰当的反应。也许这就是朋友圈能够达到的最好的一个效果。
但是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仍然会屏蔽朋友圈功能。我逐渐发现在朋友圈的信息中,基本上不可能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而且会减损个人的智识。
评论
朋友圈确实没什么用处,要不是为了时不时给领导点个赞,刷个脸熟,早卸掉了。
无独有偶,我也没有这个圈子,我是听人讲的。